A股
1、今年以来,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续升温。据统计,截至7月17日,年内已有10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。当前,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(即“A+H”公司)已有160家。
2、近日,中国结算发布了2024年统计年报。报告显示,2024全年新增投资者1274.28万,其中新增自然人投资者1272.24万。2024年期末投资者数为2.37亿,比上年增加5.69%。此外,根据上交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开户数据,截至今年6月底,可推测A股投资者已超2.4亿。
3、据香港交易所官方公众号,7月16日,香港交易所刊发了有关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的讨论文件。据悉,
香港交易所股票现货市场自1992年以来一直采用T+2结算周期,而其他国际股票市场在过去20年间也逐渐将结算周期缩短至T+2。近年来,许多市场已转向或正在考虑转向T+1或更短的结算周期。
展开剩余75%4、数据显示,截至7月14日19时,A股共有1013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,516家预喜,预喜比例约为50.94%。
理财
1、据财政部消息,7月16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在澳门特别行政区,面向专业投资者簿记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,受到投资者广泛欢迎,认购总额365.2亿元,约为发行规模的6.1倍。其中,2年期30亿元,发行利率1.43%;5年期20亿元,发行利率1.55%;10年期10亿元,发行利率1.72%。
2、7月16日晚间,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,拟出资100亿元发起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。这意味着,6家国有大行旗下AIC将“配齐”。
3、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6月末,我国黄金储备规模已达7390万盎司(约合2298.55吨),较上月增加7万盎司,连续第八个月净增持。
4、7月17日,首批科创债ETF产品上市,交投十分活跃。其中,嘉实基金、富国基金、南方基金、景顺长城基金等4家基金公司推出科创债ETF产品为深市首批科创债ETF。上市首日,这4只科创债ETF上市交易成交总额超360亿元。
5、7月14日,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信贷“成绩单”—上半年,人民币贷款新增12.92万亿元;6月末,人民币贷款余额268.56万亿元,同比增长7.1%。在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,信贷结构也在持续优化。
6、中国人民银行7月14日消息,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,7月15日,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、利率招标、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,其中3个月(91天)期限为8000亿元、6个月(182天)期限为6000亿元。
其他
1、公安部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6月底,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.6亿辆,其中汽车3.59亿辆。2025年上半年,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688万辆。其中,汽车新注册登记1250万辆,同比增长0.68%。。
2、据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: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5.2万亿元,利润总额1.4万亿元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万亿元,在稳经济中勇挑大梁。创新能力持续提升。上半年,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4139.8亿元,研发投入强度达2.26%,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。得益于此,上半年,中央企业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1.6万元/人,同比增长2.3%。社会贡献更加突出。
3、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上半年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。其中,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.2%,远超工业增速,凸显了装备制造业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硬担当。
4、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,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(GDP)同比增长5.3%,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.3个百分点。
5、国家能源局7月16日消息显示,当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刷新历史纪录,首次突破15亿千瓦,最大达到15.06亿千瓦,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.55亿千瓦。7月以来,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已三度刷新历史极值——今年7月4日,首创新高,达到14.65亿千瓦;仅3天后,在7月7日,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再创新高,达到14.67亿千瓦。
5、金融监管总局7月15日发布消息称,近日制定发布了《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,以加强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督管理,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,更好助力防范化解区域性金融和实体经济风险。
6、海关总署7月15日发布数据配资评测论坛,今年上半年,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.79万亿元,同比增长2.9%,比前5个月加快0.4个百分点。其中,出口13万亿元,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,同比实现7.2%的较快增长;进口8.79万亿元,同比下降2.7%,降幅相比前5个月收窄1.1个百分点。
发布于:四川省盛宝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